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
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
■董建敏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与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向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它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忧患意识的“强心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一定时期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历史任务相联系、相统一。只有认清时代使命、把握时代脉搏、契合时代需求,才能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质效。
国防教育内容须与时俱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不同历史时期,国防教育的使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国防教育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补充新内容,增强国防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的国防教育主题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六七十年代的主题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八九十年代的主题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其中之一就是“国防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国防教育的时代使命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凝聚和升华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上来。
军事思想要与时俱进。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奋进新征程,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新境界。实践证明,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着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充满着政治智慧,闪耀着真理光芒,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习近平强军思想揭示了强军制胜的根本规律,形成了指导强军事业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习近平强军思想既是引领新时代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也是引领和指导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总指导。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全民国防教育内容体系的魂和纲,武装人民群众头脑,画出强军最大同心圆。
国防观念要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国防观。随着战争发展演进,国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国防观也应随之改变。过去,我国主要面临的是传统安全威胁,今天面临的安全威胁则是全方位的,既有传统的战争冲突威胁,又有非传统领域的挑战;既有网络空间、电磁空间等新战争空间的威胁,又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新安全领域的风险,必须树立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从近几场局部冲突来看,呈现出典型的混合战争特征,战争不仅在传统安全领域展开,还向经济民生领域拓展。这些混合战争的威胁无法用传统标准加以界定、描述,既针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也针对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必须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强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使命感,积极履行国防义务,自觉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军事技能要与时俱进。军事技能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军训的必训科目。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要求,学生军训坚持理论技能并重,把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学生必修课程,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国防素养。军事技能训练旨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和后备兵员打下坚实的基础。战争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进的,为战争服务的军事技能也必须不断调整更新。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发展,为保持军味、体现战味、突出兵味,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对学生军训中的军事技能训练内容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分队队列训练,增加了格斗基础、战场医疗救护、核生化防护等一些新内容,同时拓展了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等训练课目。
国防教育方式须推陈出新
国防教育方式是开展国防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受思想观念、科技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代,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方式各不相同,只有采取受众喜爱的方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新媒体开展国防教育。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学习生活工具,无论是获取外界信息,还是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网络。同时,相比传统教育手段,网络空间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受众对象多的特点,开展网络国防教育拥有更多独特优势。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国防教育,必须针对他们的求知习惯,发挥新媒体优势,在搞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开展国防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互联网+国防教育”,利用互联网生态下的微信、微博等网络载体,探索将全民国防教育从“线下”逐步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构建人人可学的国防教育“移动课堂”。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市)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设置国防教育专栏,聚焦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推出专题报道和各类融媒体产品,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重大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和典型宣传,着力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利用文化艺术开展国防教育。当今时代,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日益丰富,更加渴望精神需求。利用现代文化艺术开展国防教育,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诠释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全方位展示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全面阐述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还可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如《长津湖》《智取威虎山》等红色电影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其共同特点就是电影主人公的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感染了广大观众,引发了强烈共鸣。因此,通过创作短视频、话剧、音乐剧、舞台剧,拍摄电影、电视剧等讲述国防故事,可以浓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社会氛围。由国家电影局、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主办的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活动,坚持“用电影讲述国防故事”,该活动自2009年启动以来,累计组织放映国防军事题材优秀影片10多万场,受众达上千万。
利用军事游戏开展国防教育。军事游戏本身具有军味,具备了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条件。军事游戏作为国防教育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发挥其寓教于乐的特点,可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调动广大青少年参与国防教育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效果。同时,将军事游戏作为国防教育的载体或媒介,围绕国防教育主题,通过设计游戏内容、构设游戏背景,可让游戏爱好者在交互对抗中增强国防观念和危机意识,增长国防知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量身打造不同类型的军事游戏产品,可引导青少年从小爱国爱军、崇军尚武。利用游戏开展国防教育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点开俄罗斯国防部网站,一个名为“虚拟游览”的模块可以让网友通过VR,参观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基地、观看俄海军阅兵式等,轻触指尖、身临其境,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军队和国防的独特魅力。
国防教育阵地须开拓延伸
国防教育阵地,是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深化国防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信息时代,科技为先。当前,世界各国纷纷依托先进科技打造国防教育新空间,占领宣传领域新阵地。新时代抓好国防教育,必须大力拓展国防教育新阵地,创新呈现方式,不断拓展国防教育阵地的功能。
开展网络空间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做人思想的工作,人在哪里,国防教育就应该跟到哪里。8月28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的规模为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9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占比达99.6%。目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新战场、最前沿,西方敌对势力把网络空间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大本营,不断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试图策动“颜色革命”,妄图阻断中国崛起的步伐。习主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只有抓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国防教育,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增强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凝聚起磅礴伟力,推动网络这个最大变量释放出最大正能量。一方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网络空间国防教育的组织体系、责任主体和实施机制,细化各责任主体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参与方式和协同机制。另一方面,应加强国防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建立覆盖面广、高度共享的全国性国防教育网络平台,将体系内优质资源整合打包上网,面向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
创新教育阵地呈现形式。当前,许多国防教育基地主要以图片、文物等呈现方式开展教育。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这些无声的文物发声、活起来,重现时代历史背景与故事细节,就能大幅增强教育效果。比如,延安革命纪念馆就从馆内藏品中遴选100件珍贵革命文物,精心制作出百集系列红故事“延安·延安”短视频,讲述了一张黑漆斑驳的小炕桌是如何承载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一架毫不起眼的假机枪是如何在战争中迷惑敌人并立下赫赫战功,一把锋利的老镢头是如何将“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每集讲述一件革命文物的背景、历史、文化、来历和文物背后所涉及的人物与故事;每集短视频的播出时长约为5至8分钟,由讲解员讲述、旁白与文物、文献、图片、原始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深受观众喜爱。
打造体验式教育阵地。体验,即个体的亲身经历,是个体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物、人物、事实、思想等并形成经验的过程。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以“体验”为主,从实践出发,寓教于乐。俗话说:“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打造体验式国防教育阵地,让受众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不仅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战争的伤害性、残酷性,增强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还能感悟国防思想、学习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提高教育成效。2022年,在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山西省忻州市就依托各战斗遗址、革命场馆,在14个省级国防教育示范村组织开展100余场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一体的国防教育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