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正文

贵州省纳雍县军地推进国防教育进村入户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19
导读:

  贵州省纳雍县军地推进国防教育进村入户

  乡亲们在家门口感受国防文化  

贵州省纳雍县军地推进国防教育进村入户(图1)
9月8日,贵州省纳雍县民兵向化作乡枪杆岩村苗族群众讲解步枪性能。王庆泽摄

  本报讯 冯显争、特约通讯员王庆泽报道:9月6日,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乌沙寨村村委会热闹不已, 闻讯赶来的村民们挤在橱窗前,对获奖民兵啧啧称赞,新一期橱窗展示内容是参加县里比武获奖的民兵照片和简报。

  “在纳雍县下辖的400多个村庄,都有类似的国防教育板块。”纳雍县人武部领导介绍,有的村通过橱窗介绍我军波澜壮阔的历史,有的村通过多媒体播放展示我军新型武器装备,有的村结合征兵时机将征兵政策喷绘成创意展板放在村文化广场展出,还有的村通过开设院坝课堂、村民社交群讲解国防相关法律,提升村民国防意识。

  “纳雍县山高林密,村寨分散,交通不便,如何把国防教育送进千家万户,一直是军地领导关注的问题。”纳雍县委宣传部负责国防教育工作的尹勇表示,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后,于2021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纵横交错的国防教育组织网络,将国防教育纳入村规民约,纳入“文明家庭”等先进评选,将国防教育触角延伸至村庄,拓宽全民国防教育覆盖面。

  “步枪射击有卧姿、跪姿、立姿3种姿势……”秋高气爽,走进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化作乡枪杆岩村,该县民兵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解武器装备知识,吸引不少少数民族群众认真聆听。

  1935年4月,长征红军在大方县猫场镇遭遇敌人偷袭,在枪杆岩村村民的帮助下击退敌人,留下了“饮马泉”“红军井”“红军小屋”等红色旧址。近年来,该县以枪杆岩村旅游景点建设为契机,搭建国防教育平台,把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成为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堂。

  “民兵用乡音讲故事,群众听得懂、有启发。”纳雍县人武部领导介绍,他们在29个乡(镇、街道)建立以当地专武干部、退役军人、民兵为主要成员的国防教育宣传骨干队伍,每个村设立国防教育宣传员,在村里开展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契合少数民族兴趣特点的国防教育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国防文化魅力。他们还经常组织村民进军营,通过参观部队装备、观摩训练活动、体验军营生活,激发他们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热情。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2297号-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710564642@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