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子与阳货》:把孔子故事讲出新味道
身着白、黑色系的现代服饰,充满青春气息的孔子与阳货,在这部戏剧之前恐怕还没有人见过。继8月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首演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子与阳货》近日亮相国话先锋智慧剧场。这部由青年戏剧人操刀的剧目,以全新视角切入圣人孔子的精神世界,融入摇滚元素的年轻现代风格将人们熟悉的孔子故事讲出了新味道。

虽然这部戏的外在风格很年轻,但其故事内核仍然是严肃而古典的。话剧《子与阳货》以孔子与阳货的几次交锋为线索,串联起整个剧情。孔子与阳货,少年时在泮宫读书相识,却因不同的人生选择,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立志于学习礼乐,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一个因庶出失去继承权位的可能,因此专修权术。在礼崩乐坏的年代,他们因不同的道德和信仰,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于孔子与阳货的人物关系,该剧并没有将二人简单地对立,而是呈现出了既是“宿敌”又是“镜子”的复杂关系。根据《论语》阳货篇中孔子与阳货的对话,《子与阳货》对两位人物的经历、内心进行剖析,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译,以通俗的语言启发观众深入思考。剧中的孔子立志为苍生谋幸福,这是观众都熟知的;而阳货的设定有了更多新鲜感,世人皆道他极重权欲,却未曾了解这个贵族庶子内心的不甘平庸。

该剧的一大亮点在于引入了一个音乐小舞台,当剧情中的矛盾突出时,现场乐队的切入可以直抒胸臆地表现人物的情绪,让舞台“燃”起来。身着现代服饰的孔子与阳货,也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剧中孔子在泮宫当旁听生的情节,同学们都穿着现代的校服。“优秀学生”阳货与新来的同学孔子比拼音律时,弹起的吉他也趣味十足。

互为“镜子”的孔子与阳货,在人生道路中迥异的抉择耐人寻味。15岁时,他们都去了太庙,孔子下定决心学习周礼,拯救苍生;阳货则明白了不可能继承权力,发誓出人头地。人生的最后,他们又都面临着孤独,阳货逃往晋国,身后已是万丈深渊;孔子失去心爱弟子,垂垂老矣但理想尚未实现。然而,一句“纵使累累若丧家之狗,又何如?”道出了孔子不屈不挠的品格,堪称全剧的高光时刻。
《子与阳货》,照见了孔子与阳货的“镜子”人生,也启发人们思考儒家文化之于当代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随便看看:
- [娱乐圈]谢娜急复出?接连加盟《萌探》和《浪姐》,《快本》5人现状如何
- [娱乐圈]淘气电影日爆|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鱼》确认引进;范·迪塞尔想
- [娱乐圈]暑期档创造多项新纪录 中国电影发展势头强劲
- [娱乐圈]陈凯歌、张艺谋两大名导对决 10部新片激战国庆档,谁能领跑?
- [娱乐圈]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凭啥出圈?
- [娱乐圈]国漫《果果与果爸》:以200余张漫画呈现亲子对话
- [娱乐圈]辅助而非取代,AI辅助赋能编剧创作
- [娱乐圈]谍战巨制《刀尖》发布新海报 张译演绎传奇特工
- [娱乐圈]太打脸!都美竹虚荣心作祟混入中国时装周,主办方怒斥其私自进场
- [娱乐圈]彭昱畅谈《异人之下》:尽力贴近大家心目中的张楚岚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