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头条 正文

“两区”建设三年 北京海淀累计新增“两区”项目1735个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12 15:41 点击:
导读:

  10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举行“两区”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至8月海淀区实际利用外资达58.65亿美元,占全市的55%。“三年来,我们累计新增‘两区’项目1735个,其中外资项目439个。”海淀区商务局副局长黑煜介绍,“两区”建设以来,该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经济,形成众多具有海淀辨识的标志性成果,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赋能产业生态活力,初步实现了国家和北京市赋予海淀“两区”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据介绍,截至目前,海淀区已形成49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2项向全国复制推广,7项向全市复制推广。数据、资金、人才、技术四大要素汇聚,凸显开放高地集聚效应。随着北京市和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落地,更是为高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提供了快速通道,今年1至8月,海淀区发明专利授权量就高达3.34万件,截至目前全区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近26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两区”建设源源不断地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着新动能。三年来,中关村科学城聚焦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务、先进制造等高精尖领域,签约重大项目超过200个。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目前海淀区集聚了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占全国的1/6,已经形成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近期我们出台了加快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方案、算力补贴专项等政策,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给予相关创新主体最高1000万元算力补贴。”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发展处处长王春生介绍,为更好支持大模型产业发展,海淀区将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今年5月,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目前中关村综保区已有拟入区项目60个,储备项目53个。“进出区货物可灵活选择人民币或外币结算方式,加工制造企业可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对符合条件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模式,区内新设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经评定符合有关标准的,直接赋予最高信用等级。”中关村海关副关长高静表示,他们将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产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融资租赁、高端软件服务外包等保税服务业态,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还将为区内企业提供特殊物品查验、超洁净查验和公共研发服务三大特色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相关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让企业省事、省时、省钱。

  “两区”建设也在金融领域落地开花。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于去年10月挂牌成立,目前中心已入驻8家纳入监管沙箱试点的银行、2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2家保险公司,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首批推出并购贷、认股权贷、科技人才贷三项创新业务。“截至今年9月,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共受理科创信贷业务369笔,融资金额42.43亿元,其中三项创新业务229笔,融资金额达16.92亿元。”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刘建民介绍,海淀区还紧抓北交所设立等资本市场改革契机,大力推动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近三年海淀区平均每年新增上市企业20家左右,截至目前全区上市企业数量266家,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