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预制菜成两会热点 产业规范化发展迫在眉睫
预制菜自2010年起快速发展。预制菜由净菜发展而来,最早起源于美国, 20世纪60年代起预制菜实现商业化。我国预制菜发展经历三个时期,①萌芽期(1987-2009 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进入,国内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工厂。2000年前后,我国出现预制菜生产企业,对肉禽和水产等原材料进行深加工,逐渐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②B端成长期(2010-2019 年),在人力成本上升背景下,餐饮连锁化率加快与外卖平台成立,B端预制菜开始加速发展。③C端加速发展期(2020-至今), 催化下,消费者开始接触C端预制菜,同时叮咚买菜入预制菜赛道,助力预制菜发展。2023 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一号, 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发展有望提速。

预制菜产业"野蛮生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预制菜菜品出现在国人的餐桌上,预制菜市场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中国连锁餐饮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5400 亿元,2026年或将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长 20%以上,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此外,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预制菜的相关企业6.4万余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5000余家,同比增长152.9%。
策驱动
行业尚处于早期,策仍在不断完善。2017 年以前,预制菜相关策主要以食品工业链为主,针对预制菜的相对较少。直至2022年3月,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策,《加快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条》,随后各地紧跟预制菜支持策; 2022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定义; 2023 年2月,预制菜首次写入一号,产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信号。但整体而言,当前预制菜行业尚处于初期,策仍在不断完善。
加快标准,市场亟待规范
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国预制菜标准共120项,其中团体标准77项,企业标准35项,地方标准8项,未有标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乡村振兴工作的》中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呼吁相关部门尽快预制菜全国性行业规范和标准,应涵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法规,消费者的权益。部门应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和行为进行严厉,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此外,还应建立健全预制菜食品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安全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预制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预制菜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和消费者应当共同努力,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预制菜产品。

广告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