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AI 芯片市场规模达 670 亿美元,微美全息(WIMI.US)加码研发 AI 高效解决方案
通用大模型的空前突破,搅动了人工智能 (AI) 的一池春水。东方证券认为,AI 大模型带来的芯片算力升级需求,数据中心产业链将持续受益,AI 应用的用户体验也将持续改善。
据市调机构 Gartner 称,用于执行人工智能 (AI) 工作负载的芯片市场正以每年 20% 以上的速度增长。
机构预计,2023 年 AI 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 534 亿美元,比 2022 年增长 20.9%,2024 年将增长 25.6%,达到 671 亿美元。到 2027 年,AI 芯片营收预计将是 2023 年市场规模的两倍以上,达到 1194 亿美元。Gartner 分析师指出,未来大规模部署定制 AI 芯片将取代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芯片架构 (离散 GPU),以适应各种基于 AI 的工作负载,特别是那些基于生成式 AI 技术的工作负载。
AI 芯片需求持续火爆
AI 芯片,也被称为 AI 加速器或计算卡,是专门用于处理 AI 相关计算任务的芯片。它们是构筑算力的重要基石。在大模型建设正酣的同时,大模型算力需求将进一步驱动 AI 芯片的研发,与健康、教育、交通等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也逐渐加深。
ChatGPT 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运行时,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必须从内存芯片中检索并发送到处理单元进行计算。面对大模型突破性发展带来的对 AI 芯片的井喷式需求,科技巨头公司和新兴企业争先涌入大模型的竞争赛道,新一轮的 AI 芯片竞争正在浮出水面。
上个月,AI 芯片之王英伟达 (NVDA.US) Q2 净利猛增 422%,表明 AI 芯片需求持续火爆,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一个新的计算时代已经开始。全球各地的公司正在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转型。本季度,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宣布推出大规模 NVIDIAH100AI 基础设施,将 NVIDIAAI 引入各个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竞赛已经开始。”
从数据上看,以目前较为主流的英伟达 A100 GPU 为例,大模型的单次训练要求至少百卡、千卡规模。依据当前市场价格,建设 1000 卡 GPU 规模的算力集群成本可达 2 亿元。
凭借着热销全球的最尖端 AI 芯片 H100,英伟达无疑是本轮 AI 浪潮中最显眼的 "弄潮儿" 之一。AI 热潮拉动芯片订单,英伟达计划于 2023 年在全球范围内出货约 55 万片 H100,H100A800GPU 交货中国大陆客户或排到 2024Q1。
随着新一代 AI 芯片 GH200 的推出,英伟达将利用主要数据中心参与者的 AI 开支,不断扩大产品组合。预计主要数据中心参与者在 2023 年的 AI 开支将超过 100 亿美元。
英特尔欲乘 AI 芯片浪潮
在 ChatGPT 引领整个 AI 芯片市场的爆发之后,英伟达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香饽饽」,彼时,英特尔 (INTC.US) 正在深入人工智能腹地,中国则是其 AI 芯片的“主战场”之一。上月,英特尔宣布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第二代深度学习加速器 ——Habana Gaudi2,该产品可用于加速 AI 训练及推理。
Habana Gaudi 2 作为英特尔 AI 战略的关键产品之一,有望打破目前芯片市场的固有格局。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表示,在过去六个月,AI 加速芯片因为大模型的关系忽然又再火了一把,接下来我们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利用本土团队让这些中国定制版的产品能够加速落地。
微美全息构建 AI 高效解决方案
目前全球各大芯片公司都在积极进行 AI 芯片的布局,同样在 AI 赛道上,作为新兴的 AI 半导体供应商,AI 视觉领导者微美全息 (WIMI.US) 正押注强大的人工智能硬件领域,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智能半导体解决方案,开发构建核心的竞争力,通过“弯道超车”抓住机遇。
事实上,微美全息近年来致力于 AI 算法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将技术算法与软件或硬件或两者集成,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实现技术目标。目前,微美全息已拥有图像处理和展示、模型输入 / 输出、3D 建模方面的相关技术专利 195 件,拥有申请 AI 相关发明专利 325 项等,以领先的技术专利积累,在业务中进行模式创新,并积极提升数智化处理行业的一般领域的行业价值。
在 AI 持续火热的情况下,AI 芯片可以帮助公司实现规模化收入,微美全息在 AI 领域加足马力,尤其是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领域。同时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 AI 芯片的性能不断提升,越来越贴合各种应用场景,据悉,该公司根据 AI 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技术演进,AI 硬件的规模化生产也在不断推进,未来,微美全息将让更多的 B 端客户能够应用更高效的 AI 解决方案。
结尾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热潮带来了 AI 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AI 算力已成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从产业角度看,乐观地说,AI 芯片可谓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萌发阶段,各主体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探索适合的成长道路。而如何进一步提升各企 AI 芯片竞争力? 或许可以鼓励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 AI 芯片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工艺创新进步,构建本土供应链体系,让 AI 整体发展有待突破。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早报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