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正文

给洋浦港珊瑚“搬个家”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19 13:26 点击:
导读:

  【近镜头】透过蔚蓝明澈的海水,一丛丛千姿百态的珊瑚尽现眼前,共同连成海底蔚为壮观的“热带雨林”――这里是海南省儋州市磷枪石岛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也是洋浦港珊瑚移植后的“新家”。

  这些珊瑚原本生长在洋浦港扩建工程的周边海域,洋浦港地处北部湾中心地带,也是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间位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今年1月,洋浦港扩建工程启动。港口扩建了,海域内的珊瑚礁怎么办?给洋浦港的珊瑚“搬个家”!

  美丽的珊瑚看似坚固,实际上非常脆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珊瑚礁的自然修复过程漫长且艰难,有的甚至需要上百年时间。目前,业内普遍采用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修复方式。

  当地引入了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研究院”)作为技术单位,开展人工珊瑚礁与苗圃制作投放、珊瑚迁移种植和珊瑚礁在线检测布设等修复工作。

  珊瑚底部深深扎进礁盘,需要工作人员下海潜水,用线锯等工具让珊瑚底部与礁盘分离,再马上移植送抵“新家”。如果离开海水太久,将对珊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原有飞碟状人工珊瑚礁基础上改进提升,设计制作新的人工珊瑚礁,在自然海域进行点对点精准投放。

  “项目组发现,尺寸较小的珊瑚采用水下珊瑚黏合胶泥就可以固定种植,但对尺寸大于20厘米以上的珊瑚来说,由于胶泥固定硬化需要一定时间,迁入区海流强,单靠胶泥进行黏合,会让固定效果大打折扣。”深圳研究院负责人缪智渊告诉记者,项目组在海区内反复进行试验,最终发现用胶泥和岩礁打孔固定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珊瑚种植的稳定性。

  移植完成后,项目组还在珊瑚迁入区和种植区各布设了一套水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查看珊瑚礁生长状态,获取珊瑚礁附近海域温度、盐度、浊度等数据并进行分析。

  截至目前,深圳研究院已累计迁移珊瑚7万余株,补种造礁石珊瑚2.1万余株,制作并投放902个人工珊瑚礁和10个珊瑚暂养苗圃。

  绚丽的珊瑚在海底静静绽放。这场美丽的迁移,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绿色共赢。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