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出台方案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我省出台方案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重点区域布设监测站(点)
到2025年,我省外来入侵物种状况要基本摸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和入侵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我省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得到全面遏制,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得到全面管控。日前,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辽宁省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上述目标任务。
《方案》指出,要坚持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的原则,进一步遏增量、清存量,强化制度建设、引种管理、监测预警、防控灭除、科技支撑、责任落实,不断健全防控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有效提升全省外来物种入侵综合防控能力,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生物灾害风险,维护全省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夯实基础。
具体工作上,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以我省初步掌握的外来入侵物种为基础,参照国家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参考清单,兼顾其他潜在高危外来有害物种,在农田、果园、渔业水域、森林、草地、湿地、城市绿地、口岸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全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入侵途径、传播规律等情况,制定全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开展重要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分析评估,为科学防控、有效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在省内主要入境口岸、粮食主产区、自然保护地、森林草地、城市绿地等重点区域,以农作物重大病虫草、林草外来有害生物为重点,布设监测站(点),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
同时,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开展从境外引进农作物和林草种子苗木、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风险分析,规范外来物种引入检疫审批和入侵风险评估,实行外来物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农田、果园、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落实阻截防控措施,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结合有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抓好松材线虫、互花米草等重大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治理。
(辽宁日报 记者李越)
随便看看:
- [国内]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
- [国内]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吉尔吉斯斯坦交通和通信部、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
- [国内]沈阳三孩家庭每月发500元至孩子3岁
- [国内]汲古润今 与时偕行 江苏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
- [国内]潘功胜:继续加大外汇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 [国内]广西靖西市一车辆翻下路边悬崖掉入积水塘中,11人遇难
- [国内]1-4月房产税增长20.5%;地方“卖地”收入下降21.7%
- [国内]4月份安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1%
- [国内]逝者归于自然后,陵园收集他们生平纪念物举办展览
- [国内]618前淘宝升级百亿补贴:首页设置入口 全网底价商品免佣金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