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AI迈入视频时代影响几何

作者:用户投稿 时间:2024-03-30 10:19 点击:
导读: 近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广泛关注。从国际上文生视频模型Sora惊艳亮相,到全球首部完全由AI生成的电影《我们的终结者2重制版》首映,再到国内湖南卫视首个AI

  近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广泛关注。从国际上文生视频模型Sora惊艳亮相,到全球首部完全由AI生成的电影《我们的终结者2重制版》首映,再到国内湖南卫视首个AI导演“爱芒”上岗。有人说,AI正式迈入视频时代。AI会和影视传媒行业抢饭碗吗?它对相关产业发展影响几何?

  从场景看,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媒体运营、视频剪辑、内容生产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媒体利用“智能云剪辑师”实现自动匹配字幕、人物实时追踪、画面抖动修复、横屏速转竖屏等技术操作;2022年冬奥会期间,央视视频运用AI技术制作并发布了冬奥会冰雪项目视频集锦;今年2月,央视总台运用AI技术将语文教材中的诗词转化制作成国风动画《千秋诗颂》……从辅助到自主,从图生图到文生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随着算力、预训练模型和多模态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对影视、传媒领域的影响已不再是赚眼球、玩噱头,而是真正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带来业务增长,实现降本增效。如AI导演“爱芒”,通过分析海量节目内容和观众反馈数据,能够辅助真人导演寻找创作灵感,制定创作方案。技术不断进步,用户需求也越来越理性务实,如何用上、用好大模型,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

  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影视行业主动拥抱。多地广电机构已经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从市场痛点切入寻求技术创新;有的影视公司强化AI技术在内容创意、内容制作、内容宣发等影视生产全链路应用;还有的内容公司利用版权优势,助力AI大模型训练,并衍生新的商业模式。与人工智能科技企业面向更广泛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有所不同,影视、传媒行业参与研发的AI产品针对性更强,更能满足特定业务需求,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结果。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影视、传媒行业,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看,AI技术尚不完美,比如,在生成音视频时存在不真实的细节和瑕疵,部分画面模糊,人物动作连贯性不够强。对此,相关企业还要深入研究技术痛点,创造真正有价值的应用。从业者也需从自身角度不断训练改进大模型,让人工智能真正为我所用。

  对影视、传媒行业来说,人工智能是“助手”不是“对手”。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情感和创意,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不过,它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显现出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提醒从事相关技术研发的企业,与其走同质化竞争路线,不如精准地匹配产业链中的供给与需求,深耕垂直细分领域,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需求在哪里,研发就跟进到哪里。国务院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在形成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要紧贴行业需求,只有在实践中推动相关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才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