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探索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之道

作者:网络 时间:2024-05-30 07:26 点击:
导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下,进入转型关键期的建筑业,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怎样激活数字化新引擎……近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上,各界人士就如何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这是一组与会专家分享的数据:202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增加值是8.6万亿元;自2014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7%以上。

  “建筑业承担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坦言,总的来看,目前建筑业还是一个传统行业,建筑方式比较粗放,面临着建筑工人老龄化、技术创新滞后、发展动能不足等压力。

  如何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廖玉平看来,数字技术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核,建筑业要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推动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激发形成适合建筑业特点的新质生产力。

  “系统化和数字化是行业新引擎,将会对整个建筑产业产生重大影响。”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说。有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7年全球建筑数字化市场规模将超过291亿美元。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已有不少有益的探索。主会场外,占地1500平方米的“数字建筑创新成果展”展示了行业最新的产品方案。数字工地精细化管理物料、人员、设备、进度,成本大幅降低;地面整平机器人利用激光测量和底部刮板能快速平整混凝土;投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编标、投标、清标、金融等服务……

  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道路、桥梁、隧道等需要使用三四个软件设计,数据难以互通、沟通低效,常常导致反复修改方案。如今,通过多专业协同一体化产品方案,不同专业设计实现了模型数据实时无损互通,跨专业数据互认。

  与此同时,建筑业也是数字化程度较低的行业之一,业务割裂、数据孤岛、碎片化系统等问题制约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如何打破数字化转型困局?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数字化转型。

  袁正刚进一步解释说,面对复杂性问题,需要系统性构筑建企数字化转型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的数字化,需要以项目为中心,建立数据驱动的系统化管理和决策体系。

  这次大会上,袁正刚还带来了公司最新研发的建筑行业AI(人工智能)大模型AecGPT。“AI已经在改变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建筑行业AI,助力行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他说。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